时间:2022-06-10 17:40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八级工”制度来了。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八级工”制度的推出,契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应以此为开端,从三方面着手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技能、爱技能的热潮,促使更多大国工匠不断涌现,助力建设技能型社会。

  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新八级工”并非“老八级工”的翻版,而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重构新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体系,以加强新时代知识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八级工”形成了更为完整的职业技能等级体系,打破了限制技能人才发展的“天花板”,让高技能人才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各级技能人才不断向上的进取心,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努力开展技术革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确保“新八级工”制度落地实施,可以先从央企、国企开始试行,总结实施经验,逐步推动其他类型企业跟进,最终在全社会落实。建立公平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可由政府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各地方和行业部门组织实施。同时,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严格控制评价机构质量,确保认定过程的公平、公正性。对于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等级的认定,应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鼓励企业采用“评聘分离”的政策,打破企业之间的评价壁垒。还需要加强完善配套制度,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激励条件,例如落实技能等级与绩效工资匹配、放开企业职业技能评聘条件等。

  其次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6000万人。但从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来看,现有技能人才的总量仍然缺乏。我国要以“新八级工”制度为契机,加快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我国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众多,应承担起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责任,加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专业教育。学校可与用人单位积极对接,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打通双方的管理和育人机制,为企业培养市场急需的技能人才。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工作。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需求,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及时跟踪技术变革方向,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业务水平。由政府牵头、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定期多举办全国性、地区性的技能大赛,鼓励各行业的技能人才参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效果。通过选拔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树立劳动榜样力量,给予相应的奖励,引导更多人投身于技能型职业。

  再其次是改变社会意识。目前,社会总体上对技能人才的评价,在学历竞争、就业竞争、收入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导致出现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工厂的尴尬局面。“新八级工”与国际上通行的八级技能制度接轨,畅通了技能人才引进和成长的通道。可通过推广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等,让技能人才拥有更多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形成正反馈效应,以扭转社会各界对技能人才的偏见和歧视,构建技能人才友好型社会。

  “新八级工”制度为技能人才正名,拓宽了技能人才的发展道路,有助于扭转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意见》规定:“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不低于特级技师薪酬待遇。”由此,家长更容易接受、鼓励孩子走职业教育之路,从事技能型职业。中学和高校也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意义,看到技能人才的发展前景,鼓励更多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职业教育或技能型职业,推动建设技能型社会。

  (谢景海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编辑:明亮